波罗的海国家加大装备采购力度******
据美国“防务新闻”网站报道,近日,立陶宛政府宣布与美国政府敲定一项价值4.95亿美元的协议,采购8套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。无独有偶,爱沙尼亚近期也与美国政府签署一份价值2亿美元的协议,采购6套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。这是爱沙尼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武器采购项目。对此,其邻国拉脱维亚表示,该国政府也在寻求高性能火箭炮系统,或将采购不超过10套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。分析人士指出,近期,波罗的海三国纷纷加大装备采购力度,或对地区安全形势造成负面影响。
据悉,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具备火力较强、机动性能较优、装填较迅速等特点。该型火箭炮系统配备6个发射管,既可发射射程70千米的GPS制导火箭弹,也可发射射程超过300千米的“陆军战术导弹”。在满载弹药的情况下,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公路最高时速可达90千米,具备自装填模块化发射能力,独立作战能力较强,可利用公路网,实现随停随打、打完即跑。
今年9月,北约在拉脱维亚举行了“银箭-2022”多国军事演习。演习期间,美军使用C-130运输机将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运抵拉脱维亚里加和利耶帕亚机场。在随后的实弹演习中,参演人员使用该型火箭炮系统发射火箭弹,成功打击波罗的海水域拉脱维亚专属经济区内的预定目标。不久后,波罗的海三国相继表达了购买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的意愿。
俄乌冲突爆发后,波罗的海三国不断增加国防开支,并声称要将国防开支占比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%。据北约估计,目前,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防务开支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.34%、2.10%和2.36%。报道指出,尽管波罗的海三国的目标一致,但三国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各不相同。爱沙尼亚总理卡娅·卡拉斯表示,爱沙尼亚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将在2024年超过3%。立陶宛预计明年达到这一目标。拉脱维亚暂未透露具体时间。
与此同时,美国也借机加强在波罗的海国家的军事存在。12月16日,爱沙尼亚国防部发表声明称,美军一个步兵连已抵达爱沙尼亚,并计划在爱沙尼亚部署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,以增强北约东部力量。分析人士指出,受俄乌冲突影响,波罗的海三国经济呈现放缓和停滞现象,面临较大不确定性。与此同时,北约近期军事活动持续升级,一方面大幅扩充快速反应部队规模,另一方面频繁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。波罗的海三国此时加大装备采购力度,不仅会加重国内财政负担,还可能导致误判,加剧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。(常雨康)
西北社火压轴春节“大戏” 传统非遗竞逐“中国式狂欢”******
(新春见闻)西北社火压轴春节“大戏” 传统非遗竞逐“中国式狂欢”
中新社兰州2月3日电 题:西北社火压轴春节“大戏” 传统非遗竞逐“中国式狂欢”
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
“不点花灯月不圆,不耍社火难过年。”随着元宵节临近,春节压轴“大戏”社火在西北地区的展演渐入佳境。尽遣传统非遗“家珍”的各地社火,酣畅演绎着各具特色的“中国式狂欢”。
2月2日(农历正月十二),甘肃永登县举办“非遗过大年,文化进万家”系列展演活动,当地13支社火代表队同台表演舞狮子、划旱船、踩高跷、跑龙灯等绝活,还有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鼓”的兰州太平鼓和秧歌队紧随助阵……这座不大的县城,吸引超过10万人围观。图为具有西北特色的舞狮表演。 中新社发 戴文昌 摄2月2日(农历正月十二),甘肃永登县举办“非遗过大年,文化进万家”系列展演活动,当地13支社火代表队同台表演舞狮子、划旱船、踩高跷、跑龙灯等绝活,还有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鼓”的兰州太平鼓和秧歌队紧随助阵……这座不大的县城,吸引超过10万人围观。由于围观人数越聚越多,之前划设的“舞台”不断被压缩。
类似热闹非凡的场面,连日来在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宁夏、新疆多地上演,一些城市的演出还专门设置了交通管制线路和时段,以保障民众参与其中。部分较大型的社火展演比赛,还采用现场直播等现代传媒手段,增强了民间社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图为被称为“天下第一鼓”的兰州太平鼓表演。 中新社发 戴文昌 摄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,具体形式随地域而有较大差异。由各乡村村民自发组织的社火活动,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,包括锣鼓手、舞狮等。社火经过之处,围观民众燃放爆竹迎接,并赠予烟酒等礼物。
今年76岁的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宁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张玉兰说,作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春节压轴“大戏”,社火包含了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非遗项目,展示内容多为爱国、从善、尽孝等历史典故,是当地参与人数最多,也是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之一。
“我们老一辈人对传统社火有很深的感情,大家通过耍社火、看社火,来释放一年的疲惫辛劳,祈求今后的生活越来越好!”张玉兰说,30多年来,她每年都参加社火表演,把自己知道的民歌、民俗故事教给年轻人来传承民俗文化,让大家过一个热闹、欢快的春节。
“现在农村多是老人,年轻人长年外出打工,我总是在担心社火的传承问题,现在看来这种顾虑可能有点多余了。”甘肃武威市“返乡人”张宏连续“追”了当地多场社火表演后表示,实际演出中,老年人不少,年轻人也没落下,他对这种“家乡年味”的传承信心倍增。
图为具有西北特色的舞狮表演。 中新社发 戴文昌 摄在甘肃定西市漳县三岔镇,“闹社火”已成为当地一张新名片。当地社火演员贾月玲说,近年来,当地的社火队伍不断壮大,有70多岁的老人,也有20多岁的学生,填词的、谱曲的、拉二胡的、敲扬琴的一应俱全,在保留传统故事为内核的基础上,艺人还会结合时代元素进行编创。
“小初一,大十五。”随着西北各地如火如荼进行的社火展演,人们和着锣鼓节拍,载歌载舞表达着喜悦的心情,寄托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